来源:【人民网】
目前,个人碳账户陆续出现。
中信银行推出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并与Visa“环境权组合”项目探索碳账户合作模式;阿里巴巴推出“88碳账户”,连接菜鸟、闲鱼、饿了么、天猫等应用上的碳积分,覆盖用户吃、穿、用等日常生活场景;昆仑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已有15万克拉玛依市民创建账户并积累碳积分;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平台“C邮”,记录用户步行、公交、地铁、数字人民币、网贷、绿色快递、绿色电商等20项绿色行为,并自动计算碳能量值;平安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提供的计量方法计算个人碳减排量.
什么是个人碳账户?现在有必要设立个人碳账户吗?碳账户中的个人碳减排量如何计算?个人碳账户的设立和运行有什么标准吗?
对此,多位业内专家向人民日报财经表示,目前企业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大多是个人碳减排记录、核算和价值发现的载体,通过设计一些以碳为基础的场景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核。生活习惯和社会规则。但个人碳账户中如何定义碳减排场景、如何收集用户数据、如何定量计算用户数据仍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和认可的标准。我国个人碳减排机制尚未建立。需要系统化建设。
某个人碳账户用户的使用场景。
什么是个人碳账户?
目前很多企业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大多是个人碳减排记录、核算和价值发现的载体。消费者围绕出行、餐饮、旅游、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金融等行为的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减排场景,通过数字化手段自动记录在个人碳账本中,并获得绿色积分奖励来自相应平台。这些绿色积分可以兑换地铁卡、骑行卡等绿色消费券。
“建立个人碳账户是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影响个人行为,进而通过个人行为影响工业社会。如果个人对高碳产品的消费减少,就会倒逼生产方主动转型、减碳。”生产。”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富告诉人民日报财经,个人碳账户是大势所趋。个人碳账户可以与相关权益捆绑,可以设计一些场景,以碳为核心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规则。 “现在蓬勃发展的个人碳账户场景是有价值的,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从量变到质变,成为一个大市场。目前,公民减排还没有硬性协议,所以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让市场来约束。”他说。
中国环境保护联合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蒋南清对人民日报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消费端减排量不属于碳市场范围,也不属于自愿排放范围减排,而是属于未来的碳普惠市场。就个人碳账户而言,其从消费端最大的意义在于量化个人行为,形成碳减排量的交换,进而形成市场。在消费端最大的应用就是强制消费品企业参与减排,因为这些企业并不在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内,但是却与用户生活中的减排直接相关。
如何设立个人碳账户?
如何设立个人碳账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继文向人民日报财经表示,建立个人碳账户必须尊重生活方式的差异,综合考虑经济、就业、环保等因素。比如,我们要发展既能拉动经济又能满足低碳要求的产业;我们需要针对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方法,然后计算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碳减排量。例如,设计一个标准样本,根据这个标准,计算出东中西部、城乡各领域个人的碳排放量。
常继文认为,个人碳账户需要与家庭碳账户和社会碳排放总量相结合。低碳智慧家庭生活需要与低碳智慧个人、低碳智慧城市相结合。需要结合智慧个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管理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同时,个人碳账户还需要互联网等社交平台的参与和支持,为用户参与碳减排提供丰富的场景。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启民告诉人民网财经,建立个人碳账户有两种逻辑。一是利用新技术降低个人减排成本。例如,在应用场景中,已经存在大量数据,应利用新技术尽可能简化减排方法,降低交易成本;第二种方法是借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采用的逻辑,将更小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用这个整体进行交易。交易完成后,支付和激励就分散了。
个人碳账户应注意哪些问题?
设立个人碳账户时会遇到哪些问题?有什么政策和规定可以遵循吗?柴启民表示,当前个人减碳的可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不同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还应考虑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平台的可信度。此外,普惠型个人碳效益的激励效果有限,应进一步考虑激励多元化。这也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中予以推动,加强个人碳减排与全国碳市场的联系。 “现在所有碳普惠和个人碳账户都是区域性的、单一平台的,需要打通数据等因素的互操作性。”柴启民表示,推动消费端碳减排,要有机制性和政策安排,还应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鼓励平台企业积极参与。
蒋南清认为,推广个人碳账户,一方面要遵循政府引导,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方式,激活碳账户场景和交易。 “政府是推动个人碳账户和普惠碳福利的主体,但如果没有商业主体参与,就会出现参与用户少、减碳场景少、活跃度低的缺点;而如果商业企业推动碳账户本身虽然有用户基础,但碳减排量的计算标准很难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不同企业之间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也很难开放。”她表示,碳包容下的个人碳账户涉及国家减排量。该问题涉及很多场景,但如何定义这些场景、如何收集用户数据、如何定量计算用户数据,目前还没有广泛认可的标准。
此外,蒋南清还表示,个人碳减排的多元普惠机制不能仅仅依靠碳市场的资本,还需要依赖政府、政策和商业机构等多个主体的参与。 “比如,互联网平台可以发挥其连接和教育消费者的优势,支持个人碳市场。平台经济可以回收和共享个人碳减排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连接消费端和生产端。”资源利用的闭环,”她说。
常继文表示,目前个人碳账户涉及的场景比较分散,需要形成一些共识标准和方法,相关标准的制定需要各市、省、国家标准的统筹协调。他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主要涉及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目前生产端碳减排正在积极推进。生活方面可能有适当的碳减排法律和政策。标准化和调整。
“在国家层面推行个人碳账户,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如果我们带头探索出一条路,将具有更大的国际参考价值。”常继文表示,个人碳账户的标准、数据隐私、数据接口等问题仍需解决。如果我国个人减碳机制体系化,在绿色消费生活方式方面可以走在世界前列。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编号: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