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色碳商城 碳市场 2023年全国碳市场大事|碳手表

2023年全国碳市场大事|碳手表

标题:2023年全国碳市场大事记 | 碳看

2023年,全国碳市场发生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促进了我国碳市场的发展,使我国距离实现“双碳”目标又近了一步。第一财经研究院盘点了2023年全国碳市场十大事件。

——

事件一:2023年2月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23—2025年发电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号,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电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发电行业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解读:《通知》要求组织按月进行信息入库,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信息的披露要求。明确,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自2023年起,组织实行月度信息化证书报送制度,并在结束后40个自然日内通过管理平台上传燃料消耗量和低热值。每个月的。以及其他数据和相关支持材料。通过对发电企业排放报告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企业数据报送的透明度,而且完善了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

事件二:2023年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号文,规定了2021年、2022年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配额核算和分配办法,明确了配额发放管理流程,调整、结算和履行。

解读:为减轻企业负担,新分配方案延续了上一达标周期对燃气机组和配额缺口较大企业实施的达标豁免机制,并增加了灵活达标机制和个性化减免机制。受疫情、能源供应保障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发电企业此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新的分配方案增加了灵活的绩效机制和个性化的减免机制,有效减轻了企业的绩效负担。同时,还优化了年度划分、平衡值、基准值、修正系数等方面的配额管理。

——

事件三:2023年4月21日,国家标准委等11部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围绕基础通用标准,以及碳减排、碳去除、碳市场等发展需要,碳达峰、碳市场等基本建立中立标准体系。

解读:完善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需要标准的支撑。该指南对我国碳排放交易相关标准规范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我国“双碳”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定缺陷。标准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标准的领域和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碳市场建设方面。 《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制定和修订碳排放核算与核查、低碳管理与评估、碳信息披露等标准,同时制定和修订碳排放配额分配、调整、结算、抵消等标准和规定。等,这将有助于未来全国碳市场的规范运行。指导意义。

——

活动四:2023年7月16日,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正式启动。大赛官方模拟交易时间为2023年8月14日至9月15日。除来自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等行业的排放控制企业外,竞争还包括不良实体。各参与公司将根据自己的角色配置和交易计划进行交易。

解读: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面向企事业单位开放。采用模拟交易的形式,参与主体在模拟碳市场中扮演排放控制企业、不良主体等不同的市场角色。大赛的举办进一步扩大了全国碳市场的影响力,为完善全国碳市场交易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由于没有行业限制,高碳行业企业可以模拟参与配额分配、交易、合同履行等全部流程,为未来不同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奠定基础。同时,包括证券公司、碳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一些违规机构也参与其中,这对于增加模拟碳市场的流动性起到了重大作用。

——

事件五:2023年9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统计局在北京签署碳排放统计核算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在建设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夯实碳排放强度等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数据、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能力。

解读: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碳排放核算还存在统计标准不一致、排放因子数据滞后等诸多问题。随着各行各业对碳核算的需求增加,企业缺乏核算碳排放的相关依据。推动碳排放统计核算,不仅可以巩固企业碳核算能力,还可以提高数据透明度,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支撑。

——

事件六:2023年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下发《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启动扩大全国碳市场基础工作,规范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

解读:通知的发布有利于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根据前期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将逐步纳入火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8个重点行业。 《通知》为今后全国碳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基础,统一规范了企业层面净购电量和设施层面用电量对应的排放核算要求。随着更多行业纳入碳市场,市场规模和活跃度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

事件七:2023年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号文,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明确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和交易系统,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进行集中统一的交易和结算。

解读:我国碳交易体系由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和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组成。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中,碳减排、碳汇等项目经过审核后获得CCER,排放控制企业可以购买CCER来抵消碳排放。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排污企业的履约成本,推广节能减碳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林业碳汇和可再生能源赛道带来进一步的发展机遇,并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减排。

——

事件八:2023年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14-001-V01)》等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四项方法,规范了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批及减排量核算和核查。

解读:四项方法的发布,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提供了配套技术文件支撑。该项目重点关注生态保护和绿色能源。造林碳汇和红树林营造属于林业碳汇领域。林业碳汇是固碳的重要方式,也是缓解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该方法论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林业碳汇的发展,为碳汇项目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量化核查提供了标准。

——

事件九:2023年11月8日,首届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以“构建碳排放交易市场,推动实现峰值碳中和”为主题,打造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平台。合作的“新名片”。

解读:全国碳市场是碳排放覆盖范围最大的碳市场,将于2021年启动网上交易。首届中国碳市场大会的召开,展示了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成效,扩大了我国在碳市场的影响力。国际碳交易领域,展现了我国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会议指出,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到位,表明我国碳市场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

事件十:2023年12月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届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会议就首次全球清查《巴黎协定》、减缓、适应、财务、损失和损害、公正过渡等多个议题达成了“阿联酋共识”。

解读:本次会议是全球首次就摆脱化石燃料达成共识,具有里程碑意义。碳市场建设可以对我国摆脱化石燃料转型、落实国家自主贡献发挥重要作用。碳市场机制作为政策工具,可以将排放控制责任落实到企业,推动企业逐步摆脱化石燃料,有效处理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的关系。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和跨境碳交易发展。同时,我国碳市场建设经验也可以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从而共同努力落实“阿联酋共识”,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本文标题图片来源:东方ic)

——

文字|刘惠文第一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yicairi@yicai.com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魅色碳商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semall.com/article-01-176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