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吸收氧气并排放二氧化碳。在我们的印象中,二氧化碳可以说是人体产生的“废气”。然而,郑州一男子通过出售这种“废气”,从2019年到2020年足足赚了3000万元。你可能不相信这一点。我想很多人一开始都觉得不现实,但事实就是事实,它确实发生了。
原来,该男子在此期间担任河南省郑州渝中能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是进行二氧化碳的市场化交易。 2019年至2020年,河南省仅有这1家公司有资格开展此类交易。
说到二氧化碳的出售,其本质是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CDM项目在碳排放交易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长期以来,二氧化碳并未被列为污染物,而是被列为限制气体。然而,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二氧化碳作为地球上基数最大、对全球变暖影响最明显的温室气体,能否有效控制其排放,是影响全球变暖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我们能否成功应对气候变化。
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一些国家相继提出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进一步发展清洁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趋势源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结构的衰落。调整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为了限制各国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本世纪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在日本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三种灵活机制,其中之一就是清洁能源机制。发展机制(CDM)。 ),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作,从而完成本国温室气体排放承诺。
在《京都议定书》的相应履约期内,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经认证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在那段时期,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完成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企业正在开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时产生额外收入的重要途径。
当时我国有不少企业参与CDM项目的实施,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主要领域是节能和提高能效,以及甲烷回收、发电、燃料替代等。后来,随着一些国家陆续退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承诺,以及相关气候公约履行周期后,协议结束,2010年代以后,CDM项目的实施也随之结束。但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和企业实施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为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验性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有益的可操作经验。
碳排放交易实施的背景后来,为了继续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更好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在2008年的八国集团峰会上,与会各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个其他缔约方共同努力,力争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以上。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由于个别国家退出,未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条款。但实施碳减排仍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在碳减排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发展中大国,我们没有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退缩。相反,我们展现了大国的态度和责任,提出了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这使得一些历史上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国家仍然是大国能源消费者着实“丢脸”。
为推进我国“双碳”战略,近年来,我国在国家、省、市、县等电力、钢铁、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加快制定和实施碳目标。和水泥。根据达峰行动计划,一些先进省份已提前完成碳达峰目标,正在向碳中和迈进。作为实施“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措施,碳排放权交易应运而生。
碳排放交易的主要方式说到交易,必然是一种商业行为。有买家,也有卖家。国家每年对特定行业碳排放总量进行分配。最后,每个相应的企业都会被分配一定的排放配额,这意味着在每年的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能超过这个配额的上限。
如果企业采取技术改造或其他方式优化生产流程,在达到相应的生产目标后,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超额碳排放。那么这个额外的配额就可以被企业进行交易。有些企业因为技术不太先进或者想扩大产品产量,需要去市场购买某些二氧化碳指标。这样,就形成了二氧化碳卖方和买方A。
交易平台是国家确定的碳排放市场。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交易所正式上线。此前已有7个省份开展了相应试点,郑州公司迎头赶上。收到这波政策“红利”,公司通过相应的技术改造和部分环保设施的启用,两年内节约二氧化碳配额超过80万吨。经过碳排放交易市场,出售给相关买家,最终获利3000余万元。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扩大碳排放交易的行业范围,进一步推动相关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实现我国向各国承诺的“双碳”目标做出贡献。世界。因此,如果读者朋友是相关能源领域或能源消耗大户的负责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减少并在配额之内,累计盈余配额达到符合相应的交易基准要求,也可以在我国多个碳交易市场上“挂牌出售”,既满足了环保要求,又为企业赚取了可观的收入。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