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色碳商城 碳交易 美丽四川一线随笔③丨高原小镇解决碳交易问题

美丽四川一线随笔③丨高原小镇解决碳交易问题

标题:美丽四川一线随笔③丨高原小城求解碳交易

来源:【四川日报-四川新闻】

图为色达县尼拉巴国际重要湿地。 (色达县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四川新闻记者宁毅

8月,甘孜州色达县4500亩云杉傲然矗立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在光合作用的作用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伸展的枝叶吸收。

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途径有很多,林草碳交易就是其中之一。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交易的主角是二氧化碳,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工种植和维护的树木在生命周期中,需要保证其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排放量,这样才能起到碳汇的作用,则碳汇量为并设计了碳汇交易模型。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2022年,经当地申报、专家评审、省林业和草原局审查,决定在四川11个县(市、区)开展林业草原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小城色达县就位列其中。

当时,在我国碳交易市场,由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较小,且缺乏标准化,已近六年没有开辟新的国家自愿减排量交易项目。个人项目。批准后,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Seda的试点是一次探寻之旅:一棵生长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树木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如何计算管理维护成本?它产生的碳汇值多少钱?给谁?需求有多大?

前进的道路充满迷雾,但色达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支持平措的决心极其坚定。他认为,“植树造林总是好事,造福未来”。

甘孜始终以保护长江、黄河生态屏障为己任。仅2023年,国家完成人工造林8.3万亩,封山造林20.66万亩,退化森林恢复21.18万亩,退化草原治理89.5万亩。

试点工作开始后,人们自然要思考如何将这些“绿色”换成“黄金”?

我们先来算算“家庭财富”。目前,甘孜州首个“乔木树种碳含量研究”正在进行中。 “今年年底研究完成后,将大大提高全州森林碳储量和碳汇潜力估算的准确性。”甘孜州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汉告诉记者。

我们还必须解决“谁来种树”的问题。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只有人工林才能开发为林业碳汇项目。当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前景尚不明朗时,谁愿意去种树?

2022年,色达县首批种植的碳中和林苗木成活率将达到85%以上。 (色达县委宣传部供图)

最先利用这种情况的是一家公司。 2022年,色达县将引进快递公司,投入公益资金2000万元,实施碳中和林项目4500亩。一期工程种植成活率已达85%,平均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755吨。如果继续发展20年,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当量排放3.51万吨。

“快递是碳排放的‘大用户’,为了中和自身的碳排放,实现社会效益,他们愿意加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江永平措告诉记者,公司积极性很高,计划今年投资第二期碳排放。中和林业项目。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目前看来,植树产生的‘碳汇’价值远远不足以支撑我们的造林成本,除了公益路径之外,还必须做更多的探索。”刘汉告诉记者。

为此,色达县打造了集生态司法修复和警示教育于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基地,引导有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的当事人购买“林草碳普惠工程”减排量。截至目前,已办理碳汇认购和生态环境修复案件31起,罚款260.94万元,植树5万棵。

回到试点刚推出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Seda 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解决。有的暂时解决了,有的仍然摆在我们面前。 “目前,我们的项目主要依靠政府和大企业的负责任精神,要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需要更多主体的参与、更大的力量。”甘孜州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赖爽告诉记者。

雄伟的高原上,数十万亩的草木自由生长,他们也在期待着答案。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四川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编号:jrtt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魅色碳商城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semall.com/article-08-1424.html
返回顶部